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观众基本背景、参观体验与需求,仫佬族博物馆通过定期发放问卷、公众号推送、电话调查等方式进行观众调查。通过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全面分析来仫佬族博物馆参观观众的基本信息、参观诉求,为博物馆更好地服务观众提供依据。
二、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
仫佬族博物馆定期组织志愿者以及本馆工作人员在博物馆出入口,对参观完博物馆的观众进行定点面访,共发放调查问卷1925份,经过甄选,实际有效问卷为1663份,有效率为86.4%。
三、调查的主要成果
(一)、观众的基本背景情况
1、年龄结构
博物馆参观人群中18岁以下的占比达到21%,他们大部分是以组团的形式参观的中小学生;18--25岁的年轻参观族群约占14%;26--35岁的观众占比12%;36岁至45岁的观众占比达到17%,这部分观众大部分是以家庭出游的形式来参观;46-55岁和55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占比均在两成左右,这部分人闲暇时间相对较充裕,同时对民俗文化的场馆兴趣度也更高。
2、受教育程度
来仫佬族博物馆参观的观众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高中及以下的群体不到三成,这部分基本都是在校学生,大专及本科学历的超过六成,研究生学历的占比超过一成。
3、职业分布
观众的职业分布中,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与在校学生的占比相对较高。
4、来源地
来自罗城县内及周边区域的观众占绝大部分,达到58%,罗城县外广西区内的观众为32%左右,广西区外中国境内观众约为10%左右。
(二)、观众的参观习惯与偏好
1、参观目的
来仫佬族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主要以休闲旅游为目的,比例接近五成,怀着学习考察、了解历史和缅怀先烈的目的而来的参观群众比例都在三成左右。以休闲旅游为主的参观群众主要以散客为主,其它目的性比较强的一般以参观考察团队为主。
2、参观人员结构
参观的观众中,组团前来参观的占到四成以上,散客比例约占六成,散客中大部分是亲友出游模式,比例都接近三成。团队观众中有超过六成的来自学校或单位组织的参观团,旅游团约占其中的四成。独自一人来参观的比例相对较低。
3、参观频次
大部分观众都是第一次来仫佬族博物馆参观,比例接近八成,相对于前两年,第二次来仫佬族博物馆的观众比例有所上升。但总体来说,仫佬族博物馆的回头客观众比例仍偏低,仍需要增强与观众的互动,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吸引力。
4、馆内停留时间
大部分(67%)观众来馆内参观的总体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半数逗留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加上休息时间,观众在仫佬族博物馆的总体平均停留时间约一小时。
5、信息获取途径
观众获取仫佬族博物馆信息的最核心的渠道是官方微信公众号,其次是官方网站,另外旅行社渠道也有近两成,通过传统媒介获取的比例较小。
(三)、 观众参观体验与满意度
1、观众的总体满意度
观众对仫佬族博物馆的总体满意度为98%,处在非常高的满意度区间,非常满意度的观众接近六成。
2、观众对各项服务设施的评价
观众对仫佬族博物馆馆内的各项硬件设施满意度都在85%以上,但对停车设施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3、观众对仫佬族博物馆参观服务的主要期望
在观众的需求中,最主要的期望是改善停车服务,其次是增加便民设施和改进周边的餐饮服务。
5、观众认为展览陈列需要改进的方面
观众对展览陈列方面最主要的期望是多举办一些专题特展,另外在多媒体展示方面也希望更加新颖,配套活动也可以适当增加。
6、观众认同的仫佬族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方式
观众希望仫佬族博物馆多主动与社会进行互动,其中微信公众号与网站的互动是很受认同的渠道,另外招募志愿者的提及率也较高,进学校进社区进行宣传以及与其它景点联合也有一些观众认可。
四、结论
从观众的基本背景来看,年龄结构多元化,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接近一半,其中较大比例的是20岁以下的学生人群,45岁以上的较年长的观众占比接近四成;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学历者占三成以上;职业分布方面,在校学生与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比例相对更高;县内的观众占据主导,约为六成左右。
从观众的参观习惯与偏好来看,散客观众主要以休闲旅游为主要目的,团体观众以学习考察为主;观众中组团前来参观的占到将近两成,散客约占六成,散客中大部分是亲友与家庭出游;大部分都是第二次来参观仫佬族博物馆,大部分观众来馆内参观的总体停留时间在一小时左右;观众获取仫佬族博物馆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是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
观众对仫佬族博物馆的总体满意度为98%,处在高满意度区间;对仫佬族博物馆各项硬件服务的满意度均在85%以上,对停车设施的满意度较低,便民设施与休息设施满意度略低,可适当关注。
在观众的需求中,最主要的期望仍是改善停车服务,其次是增加便民设施和改进周边的餐饮服务;观众希望多举办一些专题特展,吸引观众参与和互动,另外在多媒体展示与配套活动方面也可适当改进。
基于以上分析,仫佬族博物馆在保持自身服务优势的同时,可以在主动营销与宣传方面,继续利用好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增加回头观众的比例,在馆内陈列与展示方面营造一些特色,适当增加一些专题特展,提升吸引力和场馆口碑。
在服务设施方面,可改善周边的停车服务,加强车辆的引导,避免拥堵,影响观展氛围;提升便民设施与休息设施,最大限度地保证观众的良好参观体验。